记得第一次坐着绿皮火车去北京是在1994年5月份的日子。当时也是坐着硬座在银川火车站出发。一节车厢里都是单位同事,我与父亲、母亲、表姐、小舅、还有好朋友房凤玲坐在一起。第一次坐火车的新鲜感和去北京天安门的兴奋感,不知疲惫在火车上总有看不够的风景。现在想想21岁的我,还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和保留一份纯真无邪目光。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宁夏的缘故,才会觉得生活到处充满了阳光。火车上的叫卖声,每一站停站口,各种各样的小商贩站在火车车窗外的叫喊声与火车里人员涌动地嘈杂声。四个人围在一起打扑克的声音。许多年以后依旧是那么清晰犹如昨天刻在记忆深处,我是第一次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旅游。住的是地下宾馆,清晨四点半起床去看升国旗仪式,走进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动物园、登上天安门城楼等,来到北戴河第一次看大海,贝壳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和好友房凤玲还走丢了。没有手机的时代,只有父亲的照相机留下了影像资料。
第二次坐绿皮火车2017年8月25日。为了送孩子上学,好友李玮帮我在马路上执勤半天。丈夫买的直达卧铺票,进了车厢,找到自己对应的床铺。一家人在一起或者躺着床上看风景或者在走道座位旁边看风景。不知是因为离别的车站,还是送孩子的伤感,让我倍感珍惜一家人在一起时光。那次在火车上的日子,经过了两年时光,却记不清火车上有多少难忘的旅途。却在四川成都和重庆旅游景点记忆犹新。好奇怪的感觉,人到中年记忆力下降了吗?不知是因为睡在卧铺上的缘故,还是因为有了手机的缘故。只记得孩子在火车上也认识了一个学校的同学聊得很好。
第三次做火车,不用去银川火车站入站口等待长长检票。这次在石嘴山火车战出发,一路上难忘的经历却让我想把它写下来。由于这次不是送孩子上学也不是旅游,却是千里路上再次踏上治病的征程。没有幸福感,也没有伤感,心似水一样表面平静,内心深处有深深地祈祷愿健康的身体,撑起一片天。火车上的人员由于是在暑运高峰期中,座位很少有空位,有两人一座,有三人一座,桌子上放置一个不锈钢盘子。火车上大多数人都有一部手机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年轻人头部枕着颈椎枕,耳朵插着耳机不知听着什么眼睛微闭。中年人的手机不是放着爱看的视频,有的放出来有的是京剧,有的是流行歌曲,也有的是轻音乐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发着火车上漫长的时间。可有些人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手捧一本纸质书,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还有的人拿着专业书籍在写写画画,时而停笔,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放下书本,看看窗外的风景。让我不由地多看几眼悟道为什么有的人如此优秀,因为他们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在不断超越自我,刻苦学习,让自己更优秀,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逐梦前行不虚此行。
这时车厢里传来小女孩的撕心裂肺的地哭声。她一直不停地哭,年轻的妈妈哄不住,拿起手机充电线就打。我回过头看看,孩子嘴里一边哭一边说:“我要……”。母亲听不清她的话语。孩子无休止地哭声,睡着了也醒了,看书的人也放下书本,大家三言两语劝这位妈妈。孩子脸部通红大声说出来:“我要看驼骆”。最后孩子撑开妈妈的禁锢地双手跑到小男孩旁边说:“哥哥我要看驼骆”。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一直哭喊着是:“我要看骆驼”。妈妈歉意地向众人笑了笑说“我没有听清孩子说的话,我以为她瞌睡了,哄着她睡觉,原来她要看骆驼”。火车在行驶中,骆驼早已看不到了。小姑娘看起来四岁左右的样子,脾气性格却很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和哥哥在一起却不哭了,时不时还笑出声来了。孩子的哭声拉进来素不相识地旅行人的距离,我问孩子的妈妈:“你家孩子的话,你咋没听懂,还打孩子多不好”。孩子妈妈说:“孩子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在内蒙,我在甘肃武威。她和奶奶说内蒙话,我没听懂驼骆,原来是骆驼。”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车厢里你一言我一语谈论起来了。大家都劝妈妈应该把孩子带到身边。自己去一点一滴地改正孩子的缺点,也让孩子学习普通话。
火车上的人满时候,走道也有无座票,年轻的商贩背着一大袋南瓜籽在火车接缝中席地而坐。也有中途上车的人员在吸烟区坐着。
夕阳西下,我看到了落日余晖,透过霞光,看到太阳一点点藏到大山后面,夜幕降临,车上顿时觉得秋凉了。乘务员开始卖饭和卖小吃的车穿梭在窄小的走道上,一边叮嘱靠窗边的旅客拉上窗帘。
进入夜里十一点了,我的生物钟开始睡觉了,困意慢慢爬上眼角,睡意朦胧。一对夫妻送孩子上学,只订了一张卧铺票,他们轮换着去睡觉。爸爸走后,妈妈蜷缩着,女孩把妈妈脚抱在怀里让妈妈睡得更舒服些。好温馨的画面太美太美。
我斜靠着窗子旁,枕着窗帘咪咪糊糊地睡着了。感觉一丝秋凉,婆婆已经给我披上了我的外套,让我心里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