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迷迷糊糊之中读完了。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查,是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明朝的历史,我也就没了兴趣。美国人能了解我天朝万分之一吗?他们除了黑我天朝,还会干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再说,我在此间生活二十多年,都整不明白,他们歪果仁看两天文献、旅行几个地方就整明白了?还有,明朝,这个奇葩的朝代,我记得当年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就是从《明史》里面摘录出来的一段,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至今仍有阴影(主要是有很多字都不认识,比如说那些皇帝的名字)……后来,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对明代有了一点了解,好像这个朝代没那么讨厌;再加上听了《晓说》《晓松奇谈》,好像美帝的人民也不都是美分,有的时候很中肯嘛。直到前两天追剧《人民的名义》,老狐狸喜欢看的书,那自然有点意思,难得最近有点时间,下来读读,也省着天天看影视剧、看小说显得我层次不高。此书不看则已,翻起来一瞧,那就是打开了通往别样历史的大门。(此段属缘起,皆为废话)
黄仁宇,大师!《万历十五年》,神作!
翻开书,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每一条引用、摘要、事情经过都标明出处,参考文献精准详实(让经常找不到“三个过硬”“四铁”“六无”等等简称的出处和详解的我顶礼膜拜,要是我们的办公文件也这么体贴,附上参考文献该多好啊……呵呵)。
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只是漫长中国历史的一瞬间,也仅仅是近300年大明王朝中的一张切片。这一年平平淡淡,作者摘取的也是一些常见的琐事,无非是政治斗争中,某些人被清算,某些人被贬谪,有些人被提拔,某些人被妥协,某些人活着,某些人死了。但是,就像组织活检——有时候,一张病理切片就宣告了癌症晚期……是的,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张切片宣告了这个朝代的晚期;宣告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晚期;如果我们不改变(改革),它甚至将宣告我们文明的晚期(前几天我还在探讨“文化自信”,现在却满眼都是悲观)。
很多历史悲剧或喜剧的原因,在这本书中若隐若现,比如,为什么庞大的明朝,居然被农民起义‘侥幸地’推翻了?为什么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励精图治,可还是扭转不了颓势?为什么国民党败走台湾,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此为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摆脱不了轮回的宿命?为什么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甚至我觉得《人民的名义》作者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搬出来,增加了一些正面引导和现代元素)
摧枯拉朽,“枯”和“朽”形容这个切片再合适不过。皇权、相权、文人集团,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无论这个朝代出现谁,都不会阻挡灭亡车轮的碾压。在固化的阶层、僵化的思维、禁欲主义的习俗、死水一般的文化、道德代替法律的环境之中,藩王拥兵、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农民揭竿、外族入侵、洋人侵略,只不过触动了朝代灭亡的扳机点而已。读罢,有种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必然的无力感。
高中那会儿听“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前面都是历史故事、情节分析,听得津津有味,一副“读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的样子。到最后一期,易中天上升到“世族”、“门阀”、“集团”的角度,我却不喜欢听了,因为那不再是评书、小说、故事。现在想来,自己还是太年轻,那才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规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实话实说,《万历十五年》我没看懂。有些书是不是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很多积淀之后再读呢?就像初学者品一款好一点的红酒,水果的馥郁、橡木桶的椒香、果胶的黏弹……用同事贾导的话说,“喝一口之后就蒙了”(不是醉了)。不怕,好书就要多读嘛,就像《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以下是一些原文句段,读的时候有“如获至宝”之感,现摘录出来,以管中窥豹。之前觉得这本书尺度有点大,今天看了《中国人史纲》中钱理群的代序之后觉得,我们需要更大尺度的教训!
1.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2.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3.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
4.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5.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
6.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7.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