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教读李森祥先生写的《台阶》一文时,让我对他塑造的这位终其一生为修建九级台阶的新屋而累垮了的父亲形象唏嘘不已,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亲。其实,在我父亲的心里,也有类似于“台阶”这样的理想,只不过父亲心中的“台阶”就是修建有两孔窑洞的一方小院。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单位上的一个大杂院,环境嘈杂,卫生也很差,父亲一心想改善我们家的居住条件。我也确乎看到在隔壁拆迁的时候,父亲领着我们这些孩子将那些人家不要的破砖烂瓦捡回来,以致使我看到砖瓦石块也不由得往回捡。日积月累,捡拾回来的砖瓦也有小山一样高,整整齐齐垒在院子当中。
我虽没看见父亲往瓦罐里塞角票,但总感觉我家的日子过得很清贫。我清楚的记得上到五年级时,我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玉米面馍。原来父亲在省吃俭用,寸积铢累的攒钱。日子虽清贫,但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我仿佛看见那小院时不时地在向他招手。
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在正当年时得了病,我家从此就过上了走南闯北、求医问药的生活,但小院仍时不时在父亲的心中摇曳。我看见当别人家箍起新窑洞时,父亲总要站在院子里看好久,摸摸这里,看看那里,仔细寻问窑主人打地基需要多少人手?砖石材料需要多少钱?大匠人需要请几个?小工需要多少?三孔窑洞箍起来总共要花多少钱?
闲暇之时,我看到父亲总是很忙碌,他会用竹条和尼龙绳编织一个特别大的栅栏,我好奇地问父亲这是要干什么?他笑眯眯的说:“我准备给你养一窝小鸡娃。”我兴奋地拍手大笑:“那我以后就有鸡蛋吃喽!”于是父亲信心满满的说:“我们家以后不但要有鸡蛋吃,还要到市场上去卖呢!”于是我又日日盼望小鸡快快长大……但由于没有科学的喂养,也没有足够大的地方,鸡越来越少,父亲的养鸡计划失败了,赔了不少钱。
当我考上大学时,我们家更是入不敷出,500块钱的学费让父亲愁眉不展,在七拼八凑凑足我的学费送走我后,父亲决然的提前退休,在农贸市场搭起了简易塑料棚卖饸饹。父亲,一个体面的国家干部,为生活所累,从此过起了打茶卖饭、烟熏火燎的生活。父亲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将我供出了大学,把弟弟养大。可从此我再也没有听到父亲提起小院的事,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若有所失,脸上也少有笑容,他的背更是驼了不少,一下子苍老了很多。
后来儿女长大,各自成家。母亲半路撒手人寰,父亲独自一人给一家单位看着大门,更加孤独落寞。
再后来,父亲的单位集资盖房,父亲靠自己的工资和看大门挣的钱,加上儿女的帮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买了一套商品房,和弟弟住在一起。现在的父亲很满足,他总是说:“现在党的政策好,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我没想到我还能过这样好的日子,我很知足。”
父亲终生为之奋斗的小院最终变成了一套商品房,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用的也是自来水。现在已77岁高龄的父亲闲暇之余听听广播,看看电视,读读报纸,晴朗的天气就出去找他那些老友,晒晒太阳,拉拉家常,日子过得惬意、舒心!
父亲终于建成了自己心中的“台阶”,也算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父亲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