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新闻:八旬老人到A地问诊,只买到了到中途B地的坐票,B地旅客持票入座,拒绝让座,被老人女儿嘲讽。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关乎心理。
助人为乐,助人者真的能从中得到快乐,但锦衣夜行得不到快乐。如果我坐在位置上,来了一头大爷,我一定乐于让座。可情况如果是上车发现位置被占不吭声,那这种无人得知的让座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做好的办法是请老人站起身,然后给自己洗脑,忘记之前的一切,重新给他让座。但真这么做无异于二逼,于是干脆不再让座了。
或曰,知恩图报非君子。
这话不对。
《孔子家语》里说,虽然我疑心这是编出来的故事,鲁国有一条法规,鲁国人遇到本国人因欠债在别国沦为奴隶的,可以当时拿钱赎回他,然后凭发票找政府报销,子贡有次解救了坨鲁国人,可是回国后不吭声,没去领钱,孔子得知很生气。恰巧子路经过河边,帮忙救了头落水者,被报答头牛而欣然受之,孔子大家赞赏。
有弟子不明白,问臧否的原因。孔子说,子贡有钱所以不去报销,这样把道德标准拔的太高,从此别人救人就面临难题,去报销则显得小气,不去报销又自己荷包蒙难,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不作为,从此鲁国人在国外无人搭救了。子路刚好相反,连他都愿意接受馈赠,这样的风气一开,大家都会开开心心的做好事而领受报酬了。
所以做好事求个痛快是正常人的心理,不丢人。相比行善只是为了积德者,仅追求心理上快乐的人更高尚。佛家说,有心布施是妄想无明所致,算不得功德。我说正因为能从中得到快感,所以这些事才被人类定义为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