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科兄年长我八岁,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我的大伯父,早年病故。大伯父去世后,在伯母辛勤养育下,自己刻苦努力,终于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现在还是单位领导)。前多年已把全家迁居省会,家庭和睦,儿女有出息。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值得我们大家骄傲的事。我常常想,他可能是当今我们王氏家族中最拔尖的人才了。
我与长科兄本不算同龄人,因此在一起接触的机会就少,多是小时候的见闻或回家后偶尔听到的一些,近几年接触稍多后,才对他有个较清晰的了解。有时候想一想,他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和影响。我从内心里要谢谢他。
长科兄肯学习爱钻研,年轻时就充满了理想追求,是我很敬重的一个人。记得上小学时,他考上研究生后给学校寄来一封信。老师读着他的信,讲述他努力学习的故事,在信中他提到自己埋头苦学,把别人课余玩耍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最终考上了研究生。这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很大的鼓舞。在八十年代,考上研究生是了不得的事。他也可能是我们村的第一个研究生吧。所以,这在无形中也会给我以及我们的大家庭带来一种欢欣鼓舞。毕竟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还有一次,是过年时他回来家里,我到他那里玩,他给我讲述正在编书的情况,好像是他专业方面的手册词典之类的。他连续参与编写了几部,由常务编委逐渐升为副主编到第一副主编。这使我很羡慕,而吃惊的还在后头。当他说出自己已发表数篇论文,并且推算出新的公式,将要记录在手册中时,我对他的崇拜已无以言表。我们曾经学习的定理公式,它的发明创造者有时并不遥远,他就在我的身边。他的成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只要奋斗,每个人的智力都有无限可能。一旦踏进那个境地,你的人生将会大不同。
长科兄重情重义,是个感恩图报的人。因家境贫困,三伯父给予他很大的支持,才使他得以一路前行。当他有能力回报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曾经的恩惠。在三伯父晚年的生活里,他尽到了一个侄子的责任。他克服困难,想方设法,让三伯父尽量生活顺心安心,当三伯父需要照顾时,他为他联系一家养老院,尽量让环境舒适些。当三伯父病故后,他尽心尽责办理后事。应该说,他已尽到一个人子女应尽的责任(而且比有些人家的亲生儿女做的还要好)。这使我常常感慨。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一如既往的践行自己的信念。人性的伟大有时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得以完美的阐释。人常说,入土为安。我想三伯父应该会安息的。长科兄以一颗感恩之心书写了他光辉的另一面。
长科兄待人以宽,律己以严,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他不论环境身份如何变换,始终气定神闲,不骄不躁,他在处理事务时常考虑周密,讲礼仪,有节制,入乡随俗。尽管地位有了变化,但回乡后,总是衣着朴素,操一口浓郁的家乡话和乡亲们打招呼,看望本家的长辈。他的面容总是带着微笑,说话那么和气,会让人感到一种尊重。我想,在他的骨子里,他永远热爱他的家乡,虽然曾经它是那么的艰苦,但那是他的根。早些年,过年时他在我家里聊天时曾说:人要有危机感,如“狡兔三窟”,我们人也一样,都需要为自己多找一条路,这样才不至于危机时着慌。居安思危!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多创造一条出路就要使人保持动力,不自满,人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才不会得意忘形,才不会小进即满,小富即安。
长科兄忠孝两全,是我辈中难得的典范。他不仅在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受到领导和同志的认可。对家庭的热爱和对母亲深厚的感情最使我感动。尤其在对母亲的孝敬上,他堪称是至孝。他深切理解家庭的苦难和母亲对他的养育。而他也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孝行理念。有时在委屈自己的情形下,也要满足母亲的愿望。从他的身上我似乎需要重新认识人生、爱情、婚姻和事业,到底什么样的选择才最有价值,最值得歌颂。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若能明了,才会不负此生。
前年春节,看望伯母时,长科兄的一席话使我终生难忘。他举了自己的一个小例子。当时他出差在外,当听到母亲身有不适,立刻从千里之外乘飞机回到家里,两个小时后出现在母亲面前。他的母亲惊讶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或许我们会认为不是多大的疾病,这样做是否有些过敏。但我分明体切到他那颗急切的心。在他的眼里,母亲就是他的生命,哪里还有比母亲的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为此,我的内心常有所不安。父母养育了我们几个,本可以过得更好,但我们有时却把它当成一种依赖,一种推拖。更可怕的是心安理得。长科兄一个人,他只能别无他想,只能尽全力负重前行。但无论如何,他的行动已很完美的诠释了中国最朴素的孝行理念。他是当之无愧的孝子。
从长科兄的身上我学到很多,要开放胸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人生理念,情感价值,道义责任,还需要不断的锤炼自己,磨练自己,只有这样,人生的路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