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徐塬坡棱时,常与一鹤发银须的老者相遇,他向上,我往下,相互笑笑,挥挥手,擦肩而过。久之,熟悉了,就站住,聊聊天。
他说,也是退休的,大我一岁,八十一了,原老塬村人,因避塌方灾情,政府支助整体搬迁到坡下平川居住,到這儿,要爬二里的坡,一来是锻练,二来,主要是摘豆子;他家的地在这儿,抬手指指一块土地,小院庭大小,种着綠豆,叶子已近枯黄。
“一次可摘不少吧?”
“大收过了,我是捞空茬呢。每次,也就几把,揉不到二两颗儿。有时更少,一两也不到,至10几粒。”
“那实在划不来爬这趟坡。”
“孩子们都这样劝我。可我不忍心丢了,一则是咱的劳动果实,汗水换的;再则,丢了是浪费。主席不是说嘛,‘节约无小事’。咱是穷日子过来的,挨过饥饿,粒米也舍不得糟踏,集少成多嘛;独木成森林,粒米富仓廪啊。假说,一个人,一天多捡回一粒豆子,我们中国,每天就多收获十三亿多颗;10颗有一钱吧,13亿多颗,就是130多万斤,够其他国人民一天的口粮!”
“有这么玄(厉害)?!”
“你也可以算一算嘛,你是个教师 ,专业人才。”他笑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的脸哄一下发了烫。
“两千多年前,刘备教育儿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捡一粒豆子,抛一粒豆子,都是小事;但是,前者为‘善’,后者为‘恶’,我们的孩子,能正确选择吗?我以快81岁的年龄,爬二里地的山坡,摘几粒豆子,就是给孩子们做个崇尚节约的表率,矫正浪费的恶习,让他们认识到‘节约无小事’的道理——塞罕坝人,如果不从栽第一棵树(独木)做起,而且坚持不懈,漠北能有今天那么广袤的森林?同样,不一粒一粒的积累,会有千斤万吨的粮仓?”
我汗颜,耳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我虽已经是位中学教师,每月有四十几元的薪水,却买不来饭饱,捱饥受饿是常事。课余,不得不拿口小杯子,到农民收获过的田地里,像饿鸟儿一样,扒拉开残枝败叶,寻找落下的麦颗豆粒儿,十粒八颗的,拿到寢室,生着火,就口杯里煮汤吃。那时候,也曾深深反省过,1958年,“大跃进”年代 ,玉米棒子遍地扔、满路滚,无人捡拾,嫌绊脚,扬腿踢开,任其被鼠啃虫咬,发芽霉烂。浪费的粮食,用老兄的算法,何止千百万斤!天不罚,自作孽。60年代的大饥荒,这不能不是原因之一吧。
今天,在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实施“光盘”行动的高潮中,我却不像他牢记历史,竟忘却艰辛,说出不仁不理的忘本话!“节约无小事”,是主席说过的。伟人也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厉行节约,总理每顿饭后,仔细舔过饭碗。我恨贪官,却隐忍浪费,思想的深处,藏着一丝“罪”的毛细根,危险至极!
我的子孙以及与他们同辈的年轻人,未经过艰辛的日月,不知饥饿的可怕,节约的可贵,浪费的危害。读过此记,应有所悟:节约是一种美得,于国于己,不无厚利;时时、事事,都要牢记、坚行,“节约无小事”的至理甄言,积极投身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全民运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