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的主题过山车般变化。李咏早逝的遗憾和哀痛。金庸先生安详离去,“侠客”梦又成了主旋律……
“圈”就是圆,封闭图形。朋友圈也是如此,大多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事朋友。各种名字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个被初中生称为大叔大妈的人。所以朋友圈的主题如此一致,如此同步。
金庸离去,孩子们知道吗?
学生qq空间“踩踩”,发现风光不与这里同。
同一张网络里,我们和孩子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这也许就叫代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上了初中。男同学在课堂上偷看“武侠”,女同学偷看“言情”。于是金庸、琼瑶……走进了我们的青春记忆。那时候这些书是还是“闲书”。在老师家长眼里,那是有毒的。会影响学习,会把孩子教坏。不少同学因此在学校或家里受到批评责罚甚至“棍棒”相加。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学中文的人身上,大学课本里要求去研学金庸作品。昔日家长老师眼里的“禁书”,堂而皇之地成了博雅堂里的“圣经”。
金庸琼瑶的名字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目中和青春相关,和许多“爱恨情仇”相关。
后来我们长大做主了,一些人报复似的买来了全套的金庸全集等等。
为此好多老师家长口诛笔伐。批评孩子应该读父母推荐的经典,不能把美好的光阴虚度在这样“没品”的书里。然而这与当年的责骂我们的父母有什么两样?
我们的父母和作为父母的我们满怀的愤怒无疑包含着对自认为经典作品的敬畏和要把它传承下去的强烈愿望。但似乎也夹杂着孩子没有顺从的狂躁。
胡适告诉儿子要做堂堂的人,不做顺从的孝子。当然孩子阅读什么也不应该完全顺从父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伟大的作品。这些书我们也许有点看不惯,就像我们父母一辈当初看不惯金庸的作品一样。但真正的经典不会因为“父母”的不待见而改变它的价值。同理孩子们现在选择的作品也不一定不能成为经典。即便真的没有成为公认的经典,至少是他们一个时代一定范围内孩子共同的选择。
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史。一个人的成长是别人包括父母无法代替的。那么就给孩子留一点空间,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同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一定的阅读自主权让他们和同伴一起阅读。阅读他们选择的书。这样他的生活里就多些和同伴交流的话题。这样他们有了共同的记忆,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孤独。
孩子总要离我们而去,这样不是更放心。
金庸离去,孩子们的空间里还在肆意地快乐。我们不必气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和追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爱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