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里生长出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这是书中的一句话。书中所提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是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也曾于多个高校就任重要职位,荣获多种世界级大奖,著作颇多且出名,影响深远。
正如郑杭生所评价的,《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利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分析、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就乡土本色这方面,“土”是主要特色。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甚至还有一种土气的习俗。在家乡出远门时,家中的老人会用红纸包着灶上的泥土,当水土不服或想家时可将红纸里的灶土煮汤喝,这体现了“土”在这种文化中所占和所应占的地位了。而且乡土社会在地方xing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乡土社会中,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且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xing。
就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个方面而言,“愚”成了城里人眼中乡下人的特色,但是城里人忽略了有些情景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就如,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而不知怎么应对汽车,而城里人到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样,这是xing质相同是问题而非城里人眼中是“愚”。文字在乡土中国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但由于在熟人中话少了导致文字和语言在乡土社会的运用是多余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说话不注意文法、多使用辅助表情来传达情意且在社群中产生了特殊语言,即“行话”。这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单从文字、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它们只是传达情意的一种工具而非唯一工具。但是,从语言语言到文字,也就是从声音来说词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但是当今在城市生活的一天到晚接触陌生面孔的人需要在袋子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而在乡村,一个村子里有一打“王大哥”也绝不会因之而错认,这就是区别所在。在乡土社会中,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乡村人们并不是“愚”到连字都不认识而是没有用字来取得社会生活的需要。
就差序格局这方面“私”是它的标签。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又如格兰亨姆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功德心也被自私心驱走。在乡土中国中,“私”的毛病比“愚”的毛病更普遍,现已成为外国舆论一致攻击的把柄了。此外,中国人对世态炎凉有特别的感触,因为这富于伸缩的圈子会因中心势力变化而变化。比如,乡下家庭可以很小,但只要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家庭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就维系私人道德方面而言,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所谓的“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且这个网络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建而成的,甚至网络的每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求。而乡土中国有因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而引起不同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算是富有政治责任的君主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就家族这个方面而言,家庭这社群与普通社群不完全一样。家庭这社群是暂时的,以生育为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而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社群中的分子可依需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在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义的多是在同xing和同龄集团中。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xing别、年龄间总保持着很大的距离。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xing间的矜持和保留而非洋人般在表面流露,这或许就是在乡土社会格局中养成的xing格吧!
就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着两个方面而言,权力之所以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乡土社会是皇权发祥地,因为乡土社会并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而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经验中找到“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对于个人来说,个人对于假定个人意志的社会契约虽无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此契约xing规律在形成过程中须尊重个人自由意志,民主政治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就从yuwang到需要方面而言,就像亚当斯密斯说的“冥冥之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会安排社会秩序给每个为自己打算的人们去好好生活”。在乡土社会中人可靠yuwang去行事,但在现代社会中yuwang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相同的话“这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我很赞同,理论创新永远不会完稿,甚至不会定稿。因为人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从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