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信,以后还会常读这本书——这也是很多人读后对此的共识,也是作者强调的。关于这本书的名气想必不用我再多说,张德芬老师审校,且为其作导读,马克•艾伦为其作序,纵观整本书,以我浅薄的阅历和积累,我想谈?家幌潞诵哪谌荩约岸源说?感悟。
“在我30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时常伴随着自杀xing的抑郁。但是现在,我感觉好像我在谈论我上辈子的或是别人的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西方“宇宙法则”的说法:“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你的肉体出生,一次是你的灵魂觉醒:成为爱、创造爱!”只是在这本书里,变通两次生命的说法就是,“人就两种存在,一次是肉体的存在,别人、为别人而活,一次是你的灵魂所在,因自己、为自己而活。”
徜徉在这本书里,我常常有一股很微妙的感觉,穿透一切表面的区别,回归到每个人身上,那么形似又不同。说不清,却很强烈,虽然若隐若现,却无比熟悉。与被作者称为“存在”(being)的东西进行联结是本书的旨归,也是且仅是造福自己的方式——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onelife)。然而,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感受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别用你的大脑去琢磨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才会领会、体悟它的真正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存在,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真正的含义(包括我现在正在进行的书写、构思,都不可能把它完全表达到位)。对本体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的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可是开悟不能用“悟”来达到,只能不带思维的去进入觉知、体验)。——可以说,本书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都值得斟酌、品味几番,所以作者也在本书首先强调,有关人类意识的深刻转化层面不一定涉及很多信息,因为我们都知道,语言只是工具,措辞只是表达手段,这些词句的真正作用是通过阅读,尽量试着将读者的注意力导引到开悟的意识状态:现在就触手可及的可能xing——不管你是谁,不管你身处何地。你将会了解到如何从思维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开悟的意识状态,并理解如何在你的生活中维持这种状态。至于对书中一些名词、术语如“意识”、“思维”等,不要用其他书籍的概念作比较,因为很可能本书与其他的心灵书籍所用、所指并不同,不要纠结于这些词句,不客气的说,它们只是“踏脚石”,过了就尽快放下。
本书的形式是问答的方式,所以往往是就某一专题在对话之间就澄清了。但是作者也同时注意另一个方面就是先指出、纠正我们很多人内在普遍的、根深蒂固的一些错误,比如一些失常却被认为平常的行为表现——从人际关系的冲突到种族之间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个很关键的一环。就像先擦去白纸上的污迹再描绘要比对一张白纸的描绘难得多,所以先纠偏是最难的一步,也是前提xing的一步。至少先倒空“杯中水”是第一步,认清错误,并认识到“它并不代表你,否则在你身上不会有永久的变化,你最终还是会回到错觉和某种形式的痛苦之上”。作者强调,不将你内在的错误变成一个你的身份认同和个人问题,否则这就是错误持久不衰的原因。
作者将中国道家的思想和佛教的一些信仰理念相融合,因为作者确信这本书会福泽全世界人民,所以他在作此书时语言上尽量浅显易懂,所以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但我觉得最难的地方是“别光用你的思维去读这本书”,就像张德芬老师说:“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的确,这是整本书的诀窍,也是真正意会运用这本书的不二法门。作者偶尔引用耶稣或佛陀的言语或其他灵xing教导,这样的目的并不是比较孰优孰劣,而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向你展示、澄清一个事实:从本质上来说,灵xing教导只有一种,但是它也许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都是为了实现它们的转化价值和力量,并让你深深地觉知体会到:“你不需要到处去寻找真理,请让我带你深深地走进你已经拥有的东西”——理解这句话其实还要结合自己的阅历体验,就像作者本人,在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深刻意义的东西后的七年间,作者读过很多灵xing教导的书籍,并与心灵导师相处交流,后来才认识到每个人都在寻求的东西已经发生在他身上了——从对自我思维的认同中解脱出来,留下“我”的真正本质:那个永恒的“我是”,不与任何形式、外物认同的纯意识状态,并学会进入这种内心的无时间状态和不朽的领域,同时保持全然的意识——这段作者对自己的自描就是本书最终想要教会我们的,这是种言语无法形容的极乐和神圣的世界,以致于作者深情的写到:“有好一阵子,我在这世界上一无所有。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没有家,没有所谓的身份认同。我在这种内心强烈欢乐的状态下,在公园的长凳上几乎坐了两年。”反反复复体会作者的心境和状态,虽然我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但我知道那样的他是无比安详平静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超越了时间和语言。这就是“当下的力量”:临在的力量,是从你的思维形式中解放出来的意识——纯意识状态。
所谓“纯意识状态”,其实用我们东方人的说法就是“无念”——这样表达和理解就接地气多了。但这种状态不是一种自私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他超越了你的狭隘的自我,这种存在实际上就是你自己。——说到这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就像张三丰说的,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了解自己,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也许张三丰就参透了无我的真谛,这种无我大概就和无念是相通的。可是作者转而强调说,“但不可思议的是,它比你还大。”作者是很明智的,所以他紧接着申明:“我在这里努力阐述的问题可能听起来荒谬甚至自相矛盾,但是我没有其他更好的表达方式了”——心里不禁感叹:他很可爱,同时我确信,他确实是无法越过苍白语言的鸿沟,把自己想说的完全表达到位,所以他更是真切的。是啊,生活中我们这般的普通人都在表述一个问题时经常是辞穷、语塞的。
关于开悟,大脑只是一个工具,强迫xing的思维是一种上瘾症!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听说也看过一些有些人所谓开悟的文章,因为文章如不能系统xing的表达等局限xing,所以对“开悟”这个概念似是而非的了解。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有“开悟”来贯穿,就像一串糖葫芦,“开悟”是这串糖葫芦的竹签子,“思维”、“心理时间”、“痛苦之身”、“情绪”、“内在shenti”、“临在”、“存在”、“臣服”这些重要的概念都是每一个山楂果,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每一章看似是在说不同的内容,实则都围绕一个中心:当下,而学会活在当下就是走向开悟之路。
以前我以为我明白“活在当下”的含义,其实,简单的说,当自我感觉并定义“我是在活在当下”时,那一刻我已经不在当下了。这时因为你“认同了思考,你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的感觉”。——其实这句话通俗的理解就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在我们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我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自己的形象。——作者把这个虚幻的自我称为小我,小我由思维活动组成,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我们的小我只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思维中,所以小我是虚幻的、自以为的),作者同时又强调,他这里指的“自我”是错误的自我、是我们无意识地认同于思维而产生的。进一步理解,这样虚幻、错误的“小我”在当下时刻很难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它所在乎的,它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颠倒是非:“小我尽力使过去发生的事情复活,如果没有它,你将会是谁?”(然而你却是不自觉、无意识地这样认为)它也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它的生存,并且在未来寻找某种释放或成就。通俗地理解是,——它(你无意识地小我)会说:“某天,当这个、那个或其他的事情发生时,我就会很好、很幸福、也很平和。”即使当小我看似是在关切当下时,那也不是它所看到的当下,它完全将当下理解错误了,因为“它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当下,或者说它把当下作为达成未来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始终存在于它思维所投射的未来”。——读到这时我久久地反复酌量……
只要你与你的思维认同,你就难以找到当下、拥抱当下、活在当下。思维和意识作者进行了澄清和辨明——思维这是意识的一小部分,如果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但是意识的存在不需要思维。所以一言以蔽之:开悟意味着超越思维,而不是下降到思维之下属于动物或植物的层面,可以说,你仍然会在有所需要时运用你的思维(而不是被思维驾驭),而且运用思维的方式会更为集中,更为有效率——这样的状态是为实际的目的(而不是子虚乌有的)而运用思维,但是你会从不自主、不自觉的自我对话中解放出来,享有内在的宁静。“无思维是没有思维存在的意识”——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xing的思考,也只有在这时,思维才有真正的力量。简单的说,当你利用你的思维时,你会在思维和静止之间,思维和无思维之间徘徊,这才是思维正确的打开方式,这也让我想起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其实是谬言!(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
我为什么说其实这本书是很接地气的,因为作者是总试图站在读者的角度,尝试尽量用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他心中的东西。比如作者在书中经常会举例我们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让我们有一种熟悉感,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就会觉得和它很靠近,有了真正的连接,被作者所理解。例如,作者举例道,在街道上,你可能会遇到不断喃喃自语的“疯子”。其实他的行为与你和其他“正常人”区别不大,只是你们没有大声说出来而已,那个声音不停地在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选择、好恶等……声音属于你被制约了的大脑,它是你过去的经历以及你继承下来的集体文化思维模式的结果。所以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所以可以说,你并没有看见现在、活在当下,这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和对自己的蒙蔽。作者就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读者“对号入座”,他理解那种处境,因为他也曾处在那种处境中。
拥有当下的力量,从意识到没有处在当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