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初中生活,首先就想到了我的恩师——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姚建荣。
1984年,我考入了回龙中学,被分到24班。负责登记的是一个年轻英俊,外表朴实憨厚的男老师。进教室以后,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那个时候学校实行跟班制,就是班主任老师从初一接手一届学生以后,一直带到初三毕业,再返回来接手下一届,于是我们有幸和姚老师一起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
姚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同年级里经常是名列第一。第一次写作,我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以后每篇文章姚老师都认认真真给我批改,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还会在每篇文章的最后写一些鼓励的话。正是因为有了姚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才让我越来越喜欢写作,并且慢慢对阅读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以后,虽然没有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然而阅读文学作品这个好习惯却一直伴随了我这么多年,时至今日,都是我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最好方式……
整整三年,姚老师和其他老师们一起带着我们在文学的殿堂里漫步,在数学的迷宫里探索,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洒下了太多太多的汗水……
其实那个时候姚老师也很年轻,二十七八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可是对待我们这些学生,不仅有老师的严厉,更有父亲般的慈祥和疼爱。冬天下雪了,姚老师早早起床,帮我们扫去宿舍到教室路上的积雪,怕有同学滑倒,偶有停电的时候,姚老师打着手电筒照在窗户上,怕同学们摸黑穿反衣服,哪个同学生病了,姚老师用自行车驮着送回家去……
然而年少无知的我们却不懂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做了一件伤害老师的事情。
记得那是一次期中考前夕,为了让我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姚老师每天早早来到教室,督促我们上早读,中午午饭后给我们补半个小时的课,晚上的自习课,老师也陪伴在教室里监督着我们……
十四五,十五六岁,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正是贪玩叛逆的年龄。一些同学觉得姚老师“侵占”了我们的玩耍时间,心里有了小情绪。不知班上哪个调皮的同学就给老师起了外号,正好被姚老师听见了,姚老师没有生气,没有打骂,而是在上课的前十分钟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母亲早年守寡,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的独子拉扯长大,又给他娶了亲,新婚之夜,独子看着他美丽的新娘子说:”媳妇,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以后你要什么我都愿意给你。”新娘子说:“我要你母亲的心,你可愿意?”独子二话不说,去厨房拎了菜刀就来到母亲的房间,母亲知道儿子的来意,毫不犹豫的把心掏了出来,独子捧着母亲血淋淋还在跳动的心往新房跑,跑的太急,一下子被门槛绊倒了,只听母亲的心急切地问到:“我儿你摔疼了吗?”故事讲到这里,姚老师的声音哽咽了。好久好久,教室里鸦雀无声,隐隐有同学的抽泣声传来……我觉得我和我的同学们在那一瞬间一下子长大了,懵懂无知的我们啊,多像那个没心没肺的独子,他不懂感恩他的母亲,而我们不懂感恩我们的老师!他牺牲了陪伴他家人的时间,牺牲了陪伴他孩子的时间,把我们当成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去疼爱,我们却无知的伤害了老师……
那件事情之后,我学会了感恩。不仅感恩我的恩师姚建荣,还要感谢初中阶段许许多多的老师——以严厉著称的数学老师张茂森(后来还有赵万贵老师),年近古稀的英语老师张兆凯,风趣幽默的物理老师李世文,兢兢业业的几何老师李国民,外冷内热的政治老师文林贵,知识渊博的历史老师马兰生,漂亮和蔼的化学老师庞青平,年轻有为的地理老师张双柱……这些老师们不仅给我们答疑解惑,传道授业,教给我们文化知识,还教给我们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从初一开始,在以校长马向峰,教导主任华能文(华老师85年调走以后,教导主任是刘兰凤)等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学校不仅文化课开展的井然有序,文体活动更是开展的如火如荼。不仅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更是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体操比赛,我们学校还搞了别开生面的三公里越野赛,趣味答题等……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几何,历史,政治,地理,每门学科都精心准备了题目,在操场上围城一大圈。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去答题,每答对一题就有一支铅笔或者一块橡皮做奖励,最后得到铅笔和橡皮最多的同学还可以得到一个文具盒。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有时候那道题的答案就在嘴边,可是就是一时说不出来,急的抓耳挠腮的样子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一圈下来,很多同学都收获满满。庞春平,由有全,孙瑞颖,孙瑞丽,由丽平等同学当时都是我们班的学霸,他们得的奖品也最多。那时候,学校还组织了一个有五六十个同学参加的大型集体舞表演,我们班的童俊保,胡志莲等同学因为身材姣好被选中,当主旋律(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高昂的乐曲响起来的时候,看着他们曼妙的舞姿,让我着实羡慕了好一阵子……
印象最深刻的是拔河比赛。老师同学齐上阵,我为班级争荣誉的神圣使命感激励着每一个同学,参加拔河的同学拼命把绳子往自己这边拽,拉拉队的同学叫着,跳着,奔跑着,呐喊着为他们加油助威,鲜红的奖状挂到我们教室后面墙上的时候,班里的每一个同学走路都抬头挺胸,遇到其他班的同学的时候还要特意扬一扬脑袋,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无比自豪的笑容……
八十年代,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早饭晚饭都是窝窝头,中午是玉米面擦尖,家境稍好点的同学会背一点馒头片做干粮。那时候,吃饭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窝窝头就着南瓜土豆熬的菜汤,一宿舍人围一圈吃的津津有味。那个年代物资相对匮乏,能吃饱肚子已经很满足了,根本没有零食可吃,偶尔有同学带点酸枣,红薯干之类的,都会毫不吝啬地分给大家。如果有家境稍好的同学带一罐头瓶猪肉炒土豆丝,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因为猪肉性寒,所以要热着吃,可是有时炉火太旺,里面还没热,外面已经糊了,就这也被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一抢而光……被抢的同学也不会生气,和大家一起抢,一宿舍人一边抢,一边笑的东倒西歪……毕业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窝窝头,喝过那么香的南瓜汤,想来是因为有浓浓的同学情,才让那粗糙的饭菜变的如此香甜可口吧!
三年的初中生活,既有深深的老师恩,也有浓浓的同学情。
从初二开始,我们的教室搬到了二楼,宿舍在楼底下的操场旁,从教室回宿舍的楼梯又窄又陡,每到下雨下雪的时候,我都站在楼梯口踌躇不前,这时候,总会有一双温暖的手伸过来牵起我的手,她是我们一个宿舍的赵贵爱同学,在她的保护下,我安全下楼,那双温暖的手牵了我整整两年的时间,时至今日,每到冬天下雪路滑,我站在雪地里犹豫着不敢迈步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想起那双温暖的手,让我整个人都感觉暖暖的……
我一个宿舍的文俊林同学,也是我初中三年的好姐妹。她是我们学校的长跑冠军,无论是800米,1500米,3000米,只要有她参加比赛,别人就和第一名无缘,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当时,那是被全校同学当做“神”一样的崇拜着啊!俊林同学曾经为我们学校争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
老师恩,同学情,感人的一幕一幕让人温暖至今。
初三的时候,我们三个班来了一次大调整,我被分到了22班,这也是我们毕业照是22班的缘故……
1987年,我从回龙中学毕业了……
时隔数十年,当年天真烂漫的我们也已两鬓染霜。然而每次回忆起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依然心潮澎湃,感恩我的老师,育我成才,教我做人,感恩我的母校,给我留下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我永远感谢,我的母校——回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