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亲情面面观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却不知道农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部队”(妇女、儿童、老人)的栖息地;有的人固守考上大学就冲出“农门”、端上“铁饭碗”的定势思维,殊不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的农村孩子,一旦成为“凤凰男”,就必须娶个“孔雀女”,看不起农村人,出家不认家,淡化农村的亲情关系……说起过年、过节,心里总有一种复杂且矛盾的感觉。身边有太多的人,对过年,是根本不关心?还是没有时间去关心?还是没有经济能力去关心?不时内心充满了疑惑。
笔者这次回家过年在调查的三个村几十户人家中,让本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大陆农村那份浓厚的亲情,具体表现为:邻里之间的感情淡薄,交往甚少;亲戚、兄弟姐妹(已嫁娶)感情根深蒂固,交往频繁,相互帮助、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出嫁的女子常携女婿回娘家小住几天,女婿和岳父岳母交流很随和,像血溶于水。大家喜欢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唠家常。
而据笔者网上浏览得知海南农村的亲情恰恰相反:邻里之间感情深厚,亲如一家;亲戚、兄弟姐妹(已嫁娶)感情比较淡薄,一年来往一到两次,出嫁的女子少回娘家,相似于古代里的“三从”之一——“既嫁随夫”。“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儿女婿忌住在娘家过夜。女婿和岳父岳母之间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够很好地融合。这两种亲情勃然相反,原因何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百思不得其解,以下是笔者的几个观点。
第一,大陆农村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大家庭的思想洗礼,疆域广阔,人口众多,还残留着那种“大家庭”的思想,崇尚的是“大团结”、“儿孙满堂”、“子女多是福”。而海南农村则不同与大陆农村,少了优越的地理位置作铺垫,人口极少,地小人少导致了海南农村人思想封闭保守,视野狭窄,崇尚的是“安分守己”、“小国寡民”、“安于现状”的思想境界。在这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制约下,自然体现出了不同风格的亲情文化氛围。
第二,受地理区域地势的影响。我国内陆有2/3的疆域是山区、丘陵,而80%的农村都是建在山区、丘陵上,促使大陆农村居民点呈点星状分布,大部分表现为散居,居民户之间相隔甚远,没有形成统一的拉家常点。因此,这就大大阻碍了邻居之间的交流、沟通,村里人也表现为“各扫自家门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相互了解甚少,不团结,感情出现冷淡的迹象。而亲情的爱恰好弥补邻里感情的冷淡,起到了一种互补的作用,这必然导致亲情的倍加关爱。而海南地势平坦,山区较少,农村居民点以群状分布,设有统一的沟通位置,形成了村里人十分团结,使海南村民产生了一种“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从而久之,亲情之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冷淡了。邻里的感情与亲情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对互为补角的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因为大陆的山区、丘陵比较多,所得的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据本人从村民口中得知,大陆农村很多都是一户人家才有一来亩地,甚至才几分而已。而海南的人均耕地相对较多,一户人家甚少有5、6亩地,多则10来亩,海南的气候又适宜种甘蔗、南瓜等经济作物。这样一来,大陆农村大量剩余年青人劳动力,他们迫于无奈,大量外出务工,村里便剩下老弱病残或已婚者,当他们闲暇时,往往感到很空虚,这种精神上的空虚感又不能很好地通过邻里的交流来满足,为了弥补这个空虚,他们选择了串亲戚家、回娘家。而海南人均耕地多,大量年青人留守在村里帮助父母干农活,出嫁的女子成家后都有大量的自家农活要做,以及照顾家庭,无暇东顾亲戚那边的生活。而邻里农活上的劳动力合作,比如砍甘蔗、收南瓜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他们往往选择村里、邻居帮助,而不愿麻烦外村的亲戚们,从而导致了亲情之间的距离拉大,一日不如一日,慢慢地亲情被时光给淡化了。
海南的人均耕地多也暴露出了一个弊端,那就是部分兄弟之间的分田纠纷问题,田多而杂,儿子成家后所分的田会因为某种原因(父母偏心、儿子的争夺、田的位置)往往带有一些不公平性,再加上娶过来的长头发们的干涉和纵容,又因为本身的自私,导致一向从小相互爱护的兄弟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反目成仇(这个数据在海南的农村占到40%),儿子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婆媳关系恶劣,打骂现象司空见惯。在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失去了理智,亲情跌入了万丈深渊,亲情有的只是私利,见不到一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