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地势险峻,水流汹涌,自古有“大渡天险”之说。两岸绝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
中国水电七局长河坝项目部承担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放空系统及中期导流洞工程建设任务,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的67名毕业生,怀着理想,背上行囊,纷至沓来,相聚于大渡河畔。
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青春的激情正熠熠生辉,他们正用智慧、朴实、勤劳书写着壮丽与奉献的青春,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
无悔选择 热血青年走高原
十年来,他们在这里默默奉献真情,把光和热融进大渡河,浇灌着这片雪域高原,化作一道彩虹,把光明播散人间。
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正值人生创业之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把组织愿望、个人追求与青春捆在一起,选择了这片荒芜的土地,在这里默默的奉献真情,把光和热融进了蜿蜒曲折的大渡河,浇灌着这片雪域高原,将青春化作一道彩虹,把光明播散人间。
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说不出的故事。很多人在来到这里之前,父母听说工作地点条件艰苦,物资匮乏,高原地带缺氧等情况有些迟疑。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千方百计的跟父母说“那里还很落后,亟需人才,虽然条件艰苦,但咱们年轻人不怕吃苦受累,这也是对个人的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临行时父母的嘱托,带着对家的思念,毅然加入到长河坝水电站的建设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工作泪别病重的父亲,为了工作离开至亲的爱人,为了工作放下年幼的孩子,可他们从来没有后悔。
时至夜晚,皓月当空。悠悠群山,诉不尽劳碌艰辛。浩浩河水,流不尽的岁月沧桑。漫漫长夜,是思念的天堂。欢笑、泪水、汗水、爱情、亲情,一幅幅绝美的高原风景不停的在长河坝水电站的建设工地上映。
高原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最初的意义不过是人生路途上的一个驿站,一处供他们寄存青春的地方,一个达成心愿改变命运的平台。然而,从他们选择高原的那天起,火红的青春和高原相碰撞,他们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坚信青春无悔的选择。
艰苦锤炼 雄鹰傲雪朝高翔
初到长河坝,两岸陡峭的山崖,峡谷间飞沙走石、尘土飞扬,大渡河水从脚下奔腾而过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高寒缺氧的高原气候又让这些年轻人深感力不从心。
山高路险、工程工期紧,工作繁琐、现场问题多。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这些都没能把他们击倒,在老一辈的水电建设者的带领下,反而将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发挥到了极致。
面对漫天的风沙,漆黑的洞室,谁也没有怨言,谁也没有退缩,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冲在前、干在先。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环境最复杂的岗位,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青年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在悬崖峭壁间刻画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9年7月23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山里的平静,咆哮的泥石流顺着陡峭的山沟铺天盖地地项目部营地冲来,翻滚的巨石相互碰撞出火花。
一瞬间,整个山谷都在震动,从大地到心灵,都被震开了一条巨大的裂缝。平日里同甘共苦,亲如手足的同事转瞬间被埋在了泥土当中。灾难发生后,侥幸逃过一劫的青年们将自身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为了最后一丝希望,顾不上雨水淋透了衣裳,强忍住失去亲人、战友的伤痛,积极投入到抢险救灾一线。那时不知有多少人磨掉了指甲仍在刨着脚下的泥土,不知有多少泪水夹着雨水流进了大渡河里。
毫无疑问,那是一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在驱使着他们,也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在激励着他们,是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与爱护在告诫他们。幸存的9名年轻人毅然选择坚守,至今奋战在泄洪系统及中期导流洞施工一线。
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四川雅安芦山变得满目苍夷,相隔百里的长河坝建设工地上爱和人性的光辉再次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