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定权一直不受喜爱,甚至在与齐王的争斗中处于下风,这是全剧开始就出现的基调。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人就是皇帝本人,他也是全剧最关键的人物。
皇太子冠礼和齐王至藩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而这件事关系到下一个皇帝是谁。萧定权冠礼之后,他就是这个国家法定继承人,是下一位皇帝。而现在的皇帝萧睿鉴正值壮年,春秋鼎盛,根本就没有老去的迹象。
同时皇帝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干政,不能抢夺皇帝本人的权力,哪怕是太子,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在皇太子自己请罪之后,皇帝一直没有召见他,很明显就是要给他一个教训。
这时顾思林出现了,然后一举扭转了局势。
顾思林直接撕了萧定权的请罪书,并且没有任何犹豫,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是第一个细节。
顾思林在见到皇帝后口称叩见陛下,但身体根本就没动。
当顾逢恩已经跪在地上时,顾思林才作势要跪拜,此时皇帝赶紧搀扶顾思林。这中间的一个小停顿就让两人有了做动作的时间,非常微妙。
皇帝在搀扶顾思林时左手碰到了后者的手臂,他已经知道顾思林此时穿着盔甲。皇太子被罚跪,顾思林深夜穿甲见皇帝,他是想谋反吗?这就是皇帝对此的第一反应,与绝大多数观众想的一样。这是第二个细节。
第三个细节就是长州的二十万驻军,这是全剧最大的隐藏力量,长州驻军虽然没有出现,但却直接影响到朝廷中所有大事的走向。
更重要的是这二十万驻军都是顾思林的旧部,只有顾思林能够调度指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二十万驻军的战斗力绝对一等一,况且又在边防第一线,全是最精锐的边军,皆为百战之士。
第四个细节就是顾思林烧掉请罪书,将其仍在空中,怒视皇帝所在的方向,这绝对不是普通的臣子敢干的事情。
镜头一转,皇帝面带怒气,却又没有完全爆发,不怒自威。顾思林这次的行为完全就是挑战皇权,而皇帝则不得不做出妥协,在双方的这次争斗中落在下风。顾思林才是皇帝真正忌惮的人物,而他恰好是萧定权的亲舅舅。
萧定权的母亲一直都不喜欢皇帝,而萧定权的舅舅却手握重兵,随时都能让整个国家颠覆,这就是萧定权不受皇帝喜爱的原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