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熟了,母亲开始忙碌起来。一大早,她便提着篮子去郊区的田里拾稻穗。母亲的这个习惯已有几十年。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后,母亲顾不上休息,就带着我和弟弟去田里拾稻穗。那时候每家每户割稻子都很仔细,遗漏下来的稻穗很少,整棵的稻穗更是微乎其微,只有零星的一点遗落在田间。即使是这样,我们常常忙上一整天,也能拾上几斤黄灿灿的稻谷。母亲常说:“一米一黍,来之不易呀!”
相对于村里的其他人家,我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富裕。父亲在工厂上班,每个月都能在工资中节省一些,贴补家用。村里的人都不明白,为何母亲还要带着年幼的我们去吃那份苦。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母亲是在用她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教育我们,劳动的快乐和节俭的重要。她心里比谁都明白,嘴上念叨一百遍,不如带着孩子切身体会一次。
后来,我们举家迁往城里。每年到了收割的时候,母亲还是会去郊区的田里拾稻穗。父亲常埋怨道:“家里不缺你捡的那些稻谷,你何苦要去受那份罪,大老远的跑去拾稻穗?”母亲总是笑笑说:“拾习惯了,看见那些遗落的稻粒没有人捡,白白的坏在田里,怪可惜的!”
母亲每年都能拾上几十斤的稻粒。看着金黄的稻粒,母亲的脸上堆满了喜悦。原先有一次,我看着洋溢着笑容的母亲打趣道:“家里不养鸡鸭,这些稻谷没了去处,怎么办呢?”母亲劲头十足的说:“你别急,我自有打算!”
果然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的日子。野鸟们断了食,母亲便将这些稻谷,撒在了楼前的空地上,引来了不少鸟儿来这里聚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在阳台上远远地看着,有时,还拉上我们去看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看着它们在欢快地啄食,母亲的笑纹爬满了脸庞。
母亲节俭惜物由来已久。在她的影响下,我和弟弟自小就养成了不浪费不乱扔东西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已成为一种基因,深深地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女儿四五岁时,有一次从幼儿园回来,从小口袋里摸出了一颗螺丝钉对我说:“爸爸,我在路上拾到的,你带到上班的地方,也许可以用得上呢!”我看着她那认真的小脸,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今年又到了秋收的季节,女儿早早地就和她奶奶商量好了要一起去拾稻穗。在郊外的稻田里,女儿一边唱着《拾稻穗的小姑娘》,一边和奶奶弯着腰在认真的拾着稻穗。那场景象极了米勒的名画《拾稻穗的女人》,安静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