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水才有灵性,有水才有活力。
有水就有桥,于是,桥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江南小城余姚,南依四明山,北靠杭州湾,连接东海,姚江、侯青江和最良江贯穿全城,四明湖、牟山湖如玉佩明珠镶嵌其中。水系发达,历史上境内就有众多的桥梁,大河、小溪之上皆有桥跨之,数如同毛细血管,伸展到城市每个角落。《余姚古桥》收录了144座有一定知名度且建桥时属余姚管辖的古桥,其中包括现存古桥139座,已经湮没或毁而有迹、有名望的古桥5座,并附有古桥名、桥联、桥诗、桥俗等民俗文化。
因此,余姚的桥,自然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
走在任何一座桥上,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跟城市毫无距离感,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几乎所有的桥都通车或者行人,绝不会孤傲地单独矗立,让人高处不胜寒。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城中心的通济桥、最良桥和鹿亭乡的白云桥。
通济桥,又名舜江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系木桥,叫德惠桥,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到了元朝,有个和尚叫惠兴的发起筑石桥,可是没有造到一半,便去世了。于是有个道士李道宁主持继续造桥,到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终于建成,定名为通济桥。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着“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可见其高大雄伟之势。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建成当时全长约90米,共106级。
最良桥原名南门桥,南北跨越最良江,是山区和姚江北的民众往返姚城和四明山区的交通要道。它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注目,历史上姚城的防守重点多放在这里。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义军数千人打到余姚,越师刘述古率官兵百余人,在桥的附近与方腊军队有过一场恶战,官兵获胜,后把此桥改名为“战场桥”。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桥圮,邑人史之熙等发起重建。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对该桥作过修缮。清道光年间,邑人叶樊(字季卫)主持重修,改一洞为三洞,更名为善良桥,民国五年定名为最良桥,桥长30.5m,宽3.3m,高6.9m。该桥清举人杨积芳题写桥名桥联,中孔两侧朝东联为:“汗水纳群流大江东去,石窗供远眺爽气西来”;朝西联为:“说甚战场有江山雄秀,寻来过客无樵牧宽闲”。左右次孔也有对联。
白云桥初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现存之桥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该桥系单孔陡孔拱石桥,全长25.3米,桥面宽3.8米,桥孔净跨12.65米,拱矢高度6.6米,几近半圆。拱券纵向分节并列砌筑。桥面两侧共置十六根望柱,桥顶四根上雕刻蹲狮。桥孔两侧明柱上均镌有楹联。南断溪中另建有矴步桥,与白云桥相联。白云桥造型优美,建筑技艺高超,堪称古代石拱桥杰出代表。
众多古桥的历史和构造,吾非专家,这里不一一赘述,无外都是专人搜集整理,供后人瞻观罢了。
余姚本是一座古城,自古就有“东南最名邑”的美誉。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古桥,又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沧桑厚重之感。每天上班的人们,在桥上留下匆匆的脚步,在历史人文古韵积淀中,去建设一座经济活跃的新兴城市。这些古桥就像是年迈但又精力充沛的老者,看着子孙后代辛勤努力,用一双手开创新的生活,既感到欣慰,又看到后继有人。
朝阳下,很多人在江边跑步健身,也从那些晨辉映射下的古桥经过,脚下的青石板似乎无形中为跑者增添了无穷动力,让他们的姿态显得无比轻松欢快。
阑珊处,余姚的桥都亮起灯火,显露出傲人的身姿,一跃成为城市的主宰。沿江的灯带陪伴左右,就像一位舞姿绰约的美女,旁边有若干娇艳的伴舞。灯光变化,衣袖抛闪,舞步飞旋,营造出一派安宁祥和的古城夜色。
比起城里的桥,城周边的那些古桥就显得清寂了许多。光临的脚步少了,夜幕中也没有那么多五光十色的霓虹。他们就与夜空相伴,与溪水共眠。斗转星移,在宁静安逸的环境里潜心修炼,竟比城里的那些桥,保存了更多的古韵仙气,每每遇见,虽年代不至久远,也能感受出他们浓浓的仙风道骨来。
余姚的桥,名字也都是美的。他们的名字大多因地制宜,开丰路上开丰桥,中山路上中山桥,最良江畔最良桥,等等。也有一些桥的名字也有深刻寓意,比如姚江上的念德桥、念慈桥等等。
除了这些比较正常的桥名之外,一些稍小的河道之间还有很多小型桥梁,连接沿江公路之用。其中,在姚江公园旁边,有两座与军队有关的桥名——“双拥桥”、“强军桥”。尽管桥不长,但在命名上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代表着城市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感情。
余姚的桥,默默地支持着城市劳动者,无怨无悔,辛勤付出。每天,我们不知要经过一座桥多少次,却又极少回眸去记住它的名字,极少停下来驻足欣赏观望它。但是,如果江河上没有这么多的桥,我们的出行就会不便,生活的空间就会无形中被压缩。
桥和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无法分割。爱上一座城,就要爱上她的全部,包括她的桥,她的历史,她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