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雄逐鹿的三国中,郭嘉只是曹操身边的一位小小的谋士,作者罗贯中并没有大花笔墨在郭嘉的身上,而读者们也更愿意关注那些优秀的“英雄”,只在郭嘉遗计定辽东时赞他一句目光深远。但我之所以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在这乱世中慧眼如炬,识得真主;在数次战役中直书谏言,智谋过人,当然,也更因他目光高远、忠心为主。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而侍。郭嘉独具慧眼,在这乱世中洞察人心,识得明主。
在三国中也许未曾提及,郭嘉曾在袁绍手下做事,但数十日之后便看出袁绍虽礼遇人才,却不懂用人之道,更非能成大事者,于是嘉毅然离去。当时的袁绍风头正劲,被称为“天下英雄”,郭嘉在袁绍最风光时离开,不仅需要莫大的勇气,更要有超常的眼光。直到六年以后,在荀彧的推荐下,他来到曹操账下,用他的远见卓识,深谙人心辅佐曹操,为魏国建立打下基础。事实证明他离开袁绍辅佐曹操是正确的。而辅佐吕布的陈宫、辅佐袁绍的沮授两人身负才华,却因识人不清而最终忠心随主而去,同样是谋士,相比较之下,郭嘉以自己非常人的眼光,选择了曹操并坚定跟随,与众人相比他显然明智得多,由此可以看出他慧眼识主,目光长远。
郭嘉不仅择得真主,在辅佐曹操的过程中更是眼光独到,足智多谋。
在曹操想讨袁绍却自觉力不能及时,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分析独到,将袁绍败于曹操的方面一一列出,不仅增强了曹操的信心,更为其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不仅如此,当刘备投靠曹操时,众人皆谏斩之以除后患,只有郭嘉看出杀刘备会使曹操断绝人才之路,所以主张软禁刘备,决不能放虎归山。曹操只知郭嘉主张不杀之却未知其真意,在刘备趁机请缨截杀袁绍时欣然同意,结果正如郭嘉所料,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令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郭嘉遗书一封留于曹操,使曹操收得辽东。郭嘉在战火中以其远见卓识洞察世事,分析局势,迅速作出对曹操最有利的判断,更为曹操计之深远,真当得上史书上称他的“才策谋略,世之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