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说法,我快要步入知天命之年,故而心态更加平和,一个例证便是不会轻易激动。然而无意中看到三秦小草先生拍摄的两张照片,还是按耐不住,有一点点小激动。
拍摄地点在老家乾县城三眼桥大市场对面的路边。一个老者,大约六七十岁的样子,头发有些花白,消瘦,坐在马路沿上,低着头,静静地看一本书。如此聚精会神,似乎陶醉其中,完全忘记了周围嘈杂的车水马龙声。更令人诧异的,是他手中还拿着放大镜。应该是年龄大了,难免老眼昏花。
在他的身前,放着两个大布袋,袋口系得很紧,上面搭了一件军绿色上衣。此外有个木棍斜靠在布袋上,非常显眼。那不是什么兵器。推测行李太大且沉,老者携带吃力,便特意选根木棍,当扁担用。
看外表,人很干净利索。也许为了生计,依然奔走街头。在间隙之中,看一会儿书。内心平和宁静,如痴如狂,胜过甘甜美味。
书大概不是他自己买的。也许是捡的,或者给别人要的,或者别人送给他的。然而到他手中,却成了宝贝,甚至急不可耐。顾不上自己的营生,直接在街边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
老人令我感动,肃然起敬。
对于少年,书籍是实现梦想的桥梁,更是古往今来士子们博取功名的敲门砖。然而这位老人,晚年的生活似乎并不舒心,甚至为了生计依然要出门奔波。书,对于他,不再有黄金屋,更不会出现颜如玉。然而,阅读却会带来宁静,让他释放和释然。这份淡雅、平和和坦然,是金钱换不来的。
有报道说,现在的中国,人均阅读量很低,似乎人们都在追名逐利之中。这话似乎不对,因为人们每天获取信息之多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每天花费在手机网络上的时间在全球也屈指可数。然而,我们的阅读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内心的浮躁,使得我们很难再静下心仔细地研读一本书、一篇文章,就如街头的老者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倾诉。在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故而有了共鸣,产生痴迷。看似听故事,实则把自己的遭遇、困惑、情感讲给大师听。然而,快速浏览,(星辰美文网www.meiwen1314.com)导致我们不可能去和作者、大家进行心灵交流。没有倾听,就不会有倾述。
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老者那样,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心无旁骛,那是多么幸福啊!因此,许多人看到这照片,不由得悻悻然、惜惜然,更激励了许多学子奋发向上。
若论书香乾县,我想街头阅读的老者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现代城市,美几乎无处不在。无论雕刻塑像,还是绿化花坛,使得城市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美学视觉。然而,街头读书的老者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街景。